揪遊台北,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活動!
去年,透過FB知道這活動,可惜錯過報名時間,
今年,特地在手機設定提醒,無奈手短,最想報的101秒殺,
基於非報不可的心態(什麼心態啊),選了與現居地有關的木柵老街來報名。
↓ 胸前的小布包是參加活動送的唷!
不知其他路線是不是也這樣,可以用健保卡租用導覽機,
與導覽人員的mic對頻,路途中就可以聽清楚導覽內容。
第一次使用耳機的小人,好high呀,一路摸著耳機前進,
不過,粉紅的耳塞式對小人來說太大了,便把我拿到的耳掛式換給她。
原以為是冷門路線,因為我們一大一小都報名成功,
這天,超過14:00報到時間後,當主辦人說:現場可以來後補了。
居然一托拉庫的人站起來,噗~嚇到我們母女了。
然後,出發沒多久,米小姐有感而發問我:
馬麻,今天怎麼都比較老的人參加呢?
-_-'',這....我已經開始邁入大叔大嬸團了嗎?
軍功路更改為和平東路四段的由來
樹幹上有著瘤刺的美人樹
堤坊邊的裝置藝術
已有百年歷史的木柵國小
這二張是活動結束後,我們散步回家時拍的。
怎麼才能算老樹呢?幫忙量一量吧!
前進御大禮紀念碑
↓ 穿過樹縫,可以看見我們家唷!
文山公民會館(個人覺得,是個養蚊子的好地方)
忠魂碑、畜魂碑
導覽老師父親的牛車駕照
接下來的文山教會、道南橋木柵舊址和渡船頭,
只有跟著散步,沒有拍照,因為這些阿貝阿桑比偶更愛拍啊!
(不過,今天壓根沒想拍,連500D都在家休息,只有紅米隨身)
麵線、糕餅、茶油傳統老店
↓ 小巷弄裡的麵線店
木柵集應廟(上鎖的百年香爐)
木柵公路局舊址
原來這是最後一站呀!偶以為只是帶來這裡解散方便大家搭公車咧。
話說導覽結束後,米小姐還帶我去買果汁再走路回家,
這小孩方向感真不錯,阿木我只認得公車走的路線咧!
導覽路線:
萬壽橋→文山公民會館→御大禮紀念碑→忠魂碑、畜魂碑→文山教會
→道南橋木柵舊址→渡船頭→木柵老街及三家麵線、糕餅、茶油傳統老店
→木柵集應廟→木柵公路局舊址
路線介紹:
在Howard Rusk Long的《The People of Mushan-Life in a Taiwanese Village》的中譯書這樣描寫著:「當你一遇上打著赤腳,神情卻高貴有如國王的人時,就知道你已經來到木柵這個世界的角落。…當你望進村中長老的眼睛,其中所反映的智慧只有在偉人們為決斷國家命運而集會時可以看見。」、「木柵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,只除了人。」,在這裡,充滿了濃濃人情味。
「木柵」做為地名,首見於西元1812年《淡水廳志》記載拳山堡下轄有木柵庄,時為泰雅族原住民傳統獵場,因而跨越景美溪的萬壽橋左岸有了「十一命」地名。走訪曾經餵養常民物質面的在地傳統老店,以及滿足精神面的中西宗教、民間信仰等等各個時期的歷史建物之外,對於見證人文變遷,是城市文化共同記憶的老樹,也在此行一一走讀。
BloggerAds
- Nov 03 Mon 2014 14:41
【5Y11M4D】 2014揪遊台北@走讀木柵老街_103/10/29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