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觀電視台~WOW~身為電視通的米麻,怎麼可以錯過呢!
又是一個馬麻比較想參加的活動。
電視台的觀迎海報
但是,這內湖真是很遠又不熟,
在捷運站內先研究地圖,最後,還是X-ray,google一下比較快。
公共電視台、客家電視台,明明就不一樣呀,
怎麼聽到的人都說可以順便一起參觀?
不過,看這樓層介紹,還有原住民電視台喔。
在這山坡地上,還挺熱鬧的,
而我們今天的目的地~客家電視台~集合點就在最上方的C棟。
今天的活動,不同以往,由故事時間開始,
也不似往常席地而坐,高檔得像在喝咖啡聽故事。
今天就跟著~楊桃哥哥~參觀電視台囉!
由C棟3F開始,
連電梯門都充滿了客家風,左~桐花,右~夜合。
認識台灣客語腔調分佈圖
試試小小主播fu,楊桃哥哥說小米的架勢像張雅琴
公視得獎紀錄很輝煌喔~每人一支金鐘獎盃咧!
只是,米小姐說~好重啊,她不要拿了。
除了金鐘獎,還有特殊的獎盃呢,
左~鼎泰豐,右~亞洲電視獎。
接著來去認識客家堂號~小人自己去找自己的姓。
楊桃哥哥解釋了客家堂號的由來,但年紀大了,實在記不下來,
回家估狗大神解釋是這樣的~
客家族群的祖先,經過隋唐中原亂世、北宋之後,客家族群數度南遷至粵東、閩西、贛南地區。
雖遭受離家背井之苦,但仍不忘自有的文化語言,
並將具代表家族標誌的堂號書寫於住宅正廳的門眉上代代相傳,好讓後代子嗣時時記住自己的根源。
客家人的「堂號」,由中原到台灣,自古至今源遠流長,牽繫著一脈不可磨滅的宗族觀念。
傳統的堂號多半以中原地區「郡號名稱」為基礎而發展,
其所指的是當時的行政設置區,也是姓氏的發源處。
由於家族組織龐大,子孫眾多,
因此先人擔心年久之後漸被遺忘,
故以「堂號」作為宗族間的辨識方式。
還有代表客家各項特色的意象娃娃,
這些意象娃娃還做成了小磁鐵,讓大朋友小朋友每人抽一個當紀念,
當下好想直接用買的整套買回家,
可惜~只送不賣啊!
小米抽到草莓,馬麻抽到桐花。
大草莓vs.小草莓
再來是新聞部參觀
剛好有節目錄影中,所以在外解說。
主持人腳踩的踏板,原來是操作字幕機用的。
C棟的參觀告一段落,接著前進B棟。
B棟,趁著無雨,趕緊上到頂樓看衛星天線,
楊桃哥哥說~來到這裡,一定要和衛星天線拍張照,以茲證明。
在頂樓走道間,關上燈,就可瞧見外太空的衛星
再來是主控室,這裡可算是電台的心臟吧!
防塵、恆溫,連濕度都在控制範圍內。
這個螢幕,有些畫面是一樣的,但其實是不同的,有秒差!
因為有顯示由電台發射給衛星的訊號,也有顯示接收衛星回傳的訊號,
至於哪個是發射,哪個是接收.....
這...因為是月刊了,所以偶也不記得啦!
楊桃哥哥說,有幾秒的秒差,
但米麻在窗口看到快脫窗,還是感覺不到秒差啊 >_<''
最後一站~道具間
道具用的電梯,可承載4公噸,相當200個20公斤重的小人。
在安全性上,梯門分為上、下二段式。
楊桃哥哥特地開了一個棚的燈光,讓我們體驗。
有沒有燈光,fu差很大。
到處都是道具...當然,都說是道具間了。
隨手拍拍
今天帶回的紀念品
結束今日的參訪之旅,還是謝謝佩君的開團和楊桃哥哥的導覽,
讓我們有了豐富的午後時光!
BloggerAds
- Oct 27 Sun 2013 02:29
【4Y10M8D】 參訪客家電視台_102/10/3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